9月23日至28日,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将在中国长沙、三亚隆重举行
两年前,爱尔眼科于荷兰鹿特丹斩获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主办权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两年后,这场汇聚全球智慧,探索近视临床前沿,共绘眼科发展新蓝图的里程碑式行业盛典;这场近视眼研究领域层次、水平、规格及交流纵深度空前的国际盛会,即将在万众期待中徐徐拉开巨幕。2024年9月23日至28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IMC”)即将在中国长沙、三亚两地隆重举行。届时,将有来自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位外国专家学者来华,与国内同道共同交流、分享近视眼领域的新理念和研究成果。这一年,IMC也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光辉时刻——国际近视眼研究学院(IMI)2025近视白皮书预告发布,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近视眼防控专家共识发布,全球近视防控与中国经验分享高峰论坛举办……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将设立10个自由演讲专场、9个特邀主题论坛以及1场学术辩论,共计80多个学术演讲以及400多篇海报展示,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均超过历年。
尽管,IMC现已成为聚焦近视眼领域的全球性学术会议,但它的历史沿革,依然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起源与萌芽:
IMC的起源,与一个梦想与坚持的故事有关;故事的起点,是从一位高度近视患者开始。Sylvia N. Rachlin,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士,她不仅是一位高度近视的患者,更是近视研究领域的推动者。1963年,Sylvia N. Rachlin女士在与丈夫Abraham Rachlin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自己的资金成立了近视国际研究基金会(Myopi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MIRF”),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支持和指导下,成立国家近视研究中心(National Myopia Center)。Sylvia N. Rachlin女士的这一举动,不仅为近视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更为后来世界近视眼大会(IMC)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MIRF的支持下,第1届IMC于1964年9月10日-13日在美国纽约顺利举行。由于办会经费有限,IMC初期只能在其他国际眼科大会以卫星会议的形式举行。这样的安排,虽然限制了IMC的独立性和影响力,但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在这段时间里,IMC逐渐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视研究者,他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科学的热爱,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近视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IMC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仅作为卫星会议已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于是,在1998年举办的第七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上,IMC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会议。这一变化,标志着IMC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其未来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长与变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近视研究领域的热度正在不断攀升。为了更好地满足研究者的需求,促进学术交流的深入发展,从1996年开始,IMC的举办频率从起初的每四年一次调整为每两年一次。这一变革不仅使得研究者们能够更频繁地相聚一堂,分享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也进一步推动了近视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历届IMC举办信息一览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近视眼列为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对于近视眼的研究热情愈加高涨。IMC作为该领域的国际盛会,其参会人数、国别也逐渐增多。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即便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在荷兰鹿特丹举办的第18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仍然凭借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会。在这次大会上,经过艰难角逐,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获得到现场超过三分之二代表及国际同行专家的支持,在与美国、新西兰、印度等国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24年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的主办权。IMC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近视眼的深入研究。从起初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到后来的囊括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等各个研究阶段,IMC始终站在近视研究领域的前沿,引领着研究方向的变革与发展。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IMC关注近视的发病原因、致病机制;在临床应用方面,IMC关注近视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在转化研究方面,则吸引了包括光学、药物、工程、计算机等各个领域专家的浓厚兴趣。这种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面覆盖,不仅使得IMC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也为近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IMC作为国际性的学术盛会,其参会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专家学者以及临床医生。这种多元化的参会群体不仅为IMC带来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思想碰撞的机会,也搭建了一个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在IMC的舞台上,研究者们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与同行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不仅促进了研究者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也为未来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